今天(7月12日),保护区、姑苏区召开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以学促干”的最新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在推动先学一步先热起来的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研究对策举措,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江南韵、苏州范。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主持会议,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姑苏区政府区长陈羔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示销售中心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思路。
会议指出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江苏考察,首站来到苏州,这是江苏、苏州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江苏、苏州的高度重视、巨大关怀。
特别是总书记亲临考察调研古城保护工作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亲自体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让我们无比激动、倍感自豪、深受鼓舞。我们要满怀忠诚感恩之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交出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高质量答卷。
会议强调
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总书记此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历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与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一体学习领悟,坚决贯彻落实,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不仅要集作品展示、技艺体验、文创售卖等功能于一体,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指尖上的“非遗”,也要研究“非遗+”跨界融合新模式,用好市场化手段,做大做强文化IP,充分展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吸引更多群体走进非遗、爱上非遗,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要扎实做好文化传承。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切入口,进一步深度挖掘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好苏绣、苏扇、缂丝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江南韵、苏州范。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区领导李忠、杨国栋、贺宇晨、李继业;区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闻多一点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中国南方画代表,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市成立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对这一传统技艺开展系统性保护、研究。近年来,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得到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从年画博物馆里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后备传人”,目前活跃在各行各业。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以彩色套版为主,一版一色,兼用着色艺;主要工序包括:画稿、刻版、印刷;形式以门画、中堂、独幅画为主;内容有祈福纳祥、驱凶避邪、风俗时事、戏曲故事等。其中,《一团和气》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传统佳作,寓意男女老少,一团和气,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